院网讯(通讯员 刘颖)2022年1月10日晚上8时,德国哥廷根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讲席教授、东亚研究中心主任、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美国汤因比奖全球历史基金会主席、哥伦比亚国际和全球历史研究丛书主编多米尼克·萨克森梅耶(Dominic Sachsenmaier)教授为我校师生带来一场题为“全球历史的全球视角”的线上学术讲座。国际交流部李奕副部长、国际教育学院汪正君副院长及js33333金沙线路检测部分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讲座由江红副教授主持。
萨克森梅耶首先简要回顾了哥根廷大学与中国百年前的联系,中国开国元勋朱德和学术泰斗季羡林曾就读于哥根廷大学。随后,萨克森梅耶慢慢引出本次演讲主题,并指出全球国家,地域之间存在历史联系。
目前,全球历史已然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萨克森梅耶表示,加强全球范围内区域与国别研究学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有助于思考我们目前还有哪些不足,这正是全球历史研究者必须做的。重要的是,萨克森梅耶还特别提出,在中国语境下,世界历史(world history)与全球历史(global history)有什么区别呢?随后,萨克森梅耶指出,世界历史主要指的是西欧国家征服除中国以外世界其他部分的历史,因此就有了中国历史( the history of China)和世界历史( the history of the world)之分。萨克森梅耶还特别强调到,此处的“世界历史”主要指的是西欧国家的历史,而不是美国的历史,俄罗斯的历史,日本的历史等。萨克森梅耶指出,研究全球历史就是设法将中国历史和全球历史联系起来。一方面,要以全球的视角来看待,了解中国历史。另一方面,要以中国视角来理解全球历史。
在互动过程中,王革教授的提问颇具代表性,他问到:“大部分有关全球历史的材料都是从西方视角撰写的,受西方意识形态主导,那么您认为中国学生应怎么做才能将地方史观(local perspective)与全球史观(global perspective)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全球呢?或者说我们怎样帮助中国学生建立全球史观呢?
萨克森梅耶回答说,现如今,西方学者在全球的影响力确实很大。这与英语语言的世界通用性质和全球学术生态模式密不可分。萨克森梅耶进一步指出,具备全球史观需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建立全球对话机制,我们可以邀请世界各地的历史专家学者一起讨论交流,促进彼此间的理解。第二,当前全球范围内存在的冲突,如逆全球化,这在某种程度上属于全球历史的讨论范围,因此我们也需要从全球史观去看待这一问题以及其他全球范围内的冲突。第三,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全球,有部分人强调“地球的”(planetary)一词,旨在强调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危机与挑战,如气候变化与新冠肺炎疫情。甚至有部分学者致力于从地球这一角度(planetary perspective)来理解人类(humanity)。即使在通信技术如此发达的现在,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仍存在较大阻力。因此,我认为促进这一领域的深入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此次讲座内容深刻,激发了我校师生对全球史观以及中国与全球历史的联系等多重问题的思考,学院师生积极与萨克森梅耶交流,现场气氛非常活跃,大家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