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新局面”,并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为了深入贯彻“三全育人”教育理念 ,讲好新时代“大思政课”,打造思政育人大格局,js33333金沙线路检测推出“导学思政大讲堂”,邀请一批师德高尚、学识扎实的研究生导师,结合国家大势、社会现实、专业知识,为研究生讲授“大思政课”,筑牢青年学子成长成才思想根基。
(通讯员 陈炫宇 杨雪萍)3月16日14时,第248期“文澜大讲堂·名家讲坛”暨第8期js33333金沙线路检测导学思政大讲堂“阿翰林的汉学研究”在文澴楼同声传译国际会议中心开讲。本次大讲堂由学院党委副书记王芹教授主持,学院副院长阮全友教授及其他导师出席,2022级全体研究生到场聆听。
讲座伊始,朱红琼教授阐释了汉学的概念及世界汉学的组成分布,简要介绍了俄罗斯汉学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从地理条件、历史因素等方面对俄罗斯汉学自成一家进行了成因分析; 随后,妙趣横生地引出俄罗斯汉学三巨头之一——瓦·阿列克谢耶夫(В.Алексеев,1881-1951),讲述了其主要生平事迹及其“阿翰林”美称的由来,向师生们展示了阿列克谢耶夫学派研究领域之宽广、学术视野之开阔、学术功底之深厚。
朱教授指出,阿翰林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之路辛酸曲折,需得跨越语言障碍,先翻译,再研究。接着,朱教授通过阿翰林论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和阿翰林的《聊斋志异》研究两个具体案例,道出了阿翰林艰难的成书过程,展现了阿翰林高超的翻译水平、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渊博的专业知识,带领全体师生领略了阿翰林作为俄罗斯汉学家的大家风范,勉励同学们学习阿翰林甘坐冷板凳、敢啃硬骨头的治学精神。
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师生们在交流互动环节踊跃提问。朱教授结合自身对俄罗斯汉学的研究感悟,回答了“国际汉学的研究前景”、“国际汉学的研究方法”以及“如何从研究国外文学向研究国际汉学转化”等问题,号召同学们坚持文化自信,同学们都表示感触良多,获益颇丰。
最后,王芹教授对本次大讲堂作总结,她表示,朱教授系统梳理了俄罗斯汉学的初创及发展过程,重点介绍俄罗斯代表性汉学家阿列克谢耶夫对中国传统文化领域的研究,为师生们提供了一个上佳的学术研究视角,青年学生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同时,她强调,还要树立严谨认真、永不言弃和“甘坐冷板凳”的学术信念;勤于积累,广泛涉猎,博观约取,厚积薄发,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努力成为复合型的外语人才。